新闻中心
经典百年 服务万家
新利官方网站焕新非遗活态传承

广州国资  2024年12月11日

  新利官方网站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致力于将岭南地区传统工艺美术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将非遗文化渗透到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穿戴游玩中,加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激发广州文化产业的新活力,形成非遗活态传承的“轻工经验”。

  构建非遗技艺沉浸式体验空间兼顾技艺保护和经济发展
  第一福非遗手工打金基地是广东省打金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保护基地,传承保护省、市级“手工打金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日,经过重新规划和精心布局,该基地划分为“非遗大师+打金服务+非遗体验”三个主题鲜明的专区,构建非遗技艺沉浸式体验空间。

  让非遗技艺接触更多平台。非遗基地的手工打金班组成员将非遗技艺渗透到技能标准、团体标准及大型赛事等平台,展现非遗技艺和匠心精神。参与《贵金属首饰制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修订工作,牵头制定《金银首饰手工制作服务规范》行业团体标准;担任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中金杯”全国黄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指导专家、教练。非遗基地手工打金班组于今年先后喜获“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州市级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

  让广大群众感受非遗文化。非遗基地积极弘扬非遗“双创”的精神,举办手工打金非遗研学、体验活动、技艺发展研讨会及讲座等多样化活动。在11月策划了4场免费手工打金体验专场活动,参与者在指导下可以体验打金制作工序,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技艺演变和文化特色,吸引了线上线下近万人关注,打金基地手工打金业务额1-11月同比增长140%。

  打造传统文化的时代窗口促进非遗与文旅的良性互动
  大新公司不断加强岭南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开展主题展演、开发旅游纪念品等形式,进一步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生动融合,展现文化遗产在文商旅焕发的新活力。

  举办“非遗+”特色展览。大新公司旗下广州工美今年参与了“粤韵匠心,艺铸华章——广东工艺美术大展”“非遗潮玩卡牌展”“岭南非遗·流动博物展”等岭南非遗专题展览。

  其中,联合广州市文化馆承办“仙工神品”广州象牙雕刻展和“岭南雕刻体验季”系列活动,现场共设广州牙雕历史、象牙球、象牙微雕等11个展示单元,展出展品总计超过200件套,大部分由大新公司提供。今年,大新公司参与的岭南非遗专题展览累计接待约10万人。


“仙工神品”广州象牙雕刻展

  打造“非遗+”独家文创。将非遗元素、岭南文化融入产品设计,推出极具岭南特色的“非遗+”旅游纪念品。

  今年推出56个系列518款黄金珠宝新品和13个系列87款工美文创新品,近三年来大新公司旗下广州工美联合陈家祠、白云山、广东省博物馆等文旅景点机构,深挖景区内满洲窗、木雕屏风、石雕装饰等非遗元素,推出“年年平安”“云山有福”“空谷之音”等系列文创产品,从“打卡”景点到“打包”文创,让非遗文化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跟随游客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年,广州工美陈家祠文创店接待游客约130万人次。


陈家祠“年年平安”文创

  搭起非遗绣品的时装秀场将非遗传承渗透到日常生活
  纺织公司致力于将传统技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时装,推出极具东方神韵的“新中式”穿搭。

  广绣精品演绎非遗的时尚范。连续四年承办中国三大时装周之一的广东时装周,并在广东时装周上举办TIT品牌时装秀,展示自主服装品牌。

  今年广东时装周(秋季),中华老字号利工民延续“品质生活,时尚之美”的主题,对公司高级定制、团购两大业务板块静态精彩呈现,现场展示了新中式系列以及广绣元素系列的定制服装。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利工民与广绣非遗传承“鹏喜广绣工作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进一步将广绣元素融入服装设计,打造年轻化国潮产品。


自主服装品牌时装秀

  制衣技艺“高配”。利工民汗背作为公司的“王牌产品”,通过技术升级挑战支数新高度,区别于市面上30~40支面料支数的汗背,60支以上就属于高支数,而利工民汗背纱线高达120支,是在市面上罕见的“高配”。

  通过严谨技艺制出的产品降低衣物静电的产生,更为柔软亲肤,更适用于敏感皮肤。汗衫背心始终紧跟市场的脚步,已演化成现今全球流行的时尚单品白T恤款式。


广绣《李小龙》作品与非遗汗衫